今天是清明节,是中华民族怀先祭祖的传统节日。因故未能回乡 为祖先祭坟扫墓,心里总有一份愧疚和不安。 在那饥饿的 1961 年,我的母亲在父亲病故后 9 天,就相随而去。 我的父母是由我继祖母(也是我的外婆)一手养育成长起来的。这一 对青梅竹马、徳配福并的恩爱夫妻,虽有生享齐眉之乐,但由于举丧 当时考虑不周,未尝没遂同穴之愿,成为不孝男儿最有负罪感的心愿。 我在外地工作 50 多年,只有两次在清明节回乡扫墓,祭拜父祖。 也是不敬不孝,愧对祖宗。 来源于父亲和长辈的教诲,我从小就懂得敬祖不忤。已届“从心 所欲”之年的我,深感人不可以忘记祖先;不可以不知道自己的血脉 源流、根在何处。鉴于我定居东北,远离祖族聚居的湘南衡邵祁阳, 恐其地隔遥远、旷时久长,忧儿孙不识祖族、不知根乡,离宗散失, 流离彷惶。正值 1995 年《铁塘罗氏》九修族谱之际,以千金乞请族 谱全套以私藏而得之谱,虽人在异乡,犹回归族宗,永不失联络,受 祖荫隆昌。 《铁塘罗氏八修族谱》刊印于中华民国 7 年(1918 年),印 84 册,其“喜”字号系颁与我克抑公房义德公裔者,当年由家父保管。 家父过世及我参军以后,由我叔保管。所幸者,该谱书虽经历兵燹浩 劫而流传至今。 谱也者,一族之历史也。谱传我族始祖青叟公,南宋时期为衡阳 县丞,传至今已 30 余代、800 余年。铁塘罗氏历代子孙,勤于耕读, 敬祖奉贤,名人迭出,世代为官。族谱有传,录先祖嘉言懿行,万世 流芳,垂训后人。谱是家族的“接力棒”,藉谱以传祖德祖训于今我, 而我又将记新谱以传后人。 传谱后世,是供后人阅读的,不该束之高阁。然而即使在今天, 想要读谱,仍然不易。其一,谱不是公开发行的书,印行量少,由德 高望重的族亲依规严加保管,一般人难得一见。其二,谱文是文言文, 繁体字,典故多,能够认得字、断得句、读得懂者,恐百里挑一而已。 先父当年曽仔细研读八修家谱,在页面上留下了以蓝墨水钢笔画圈断 句的记号,还有多处纠错、备忘标注。今我子循父迹,读一书,承一 脉,同一心,承先光宗耀祖,启后传育裔人。 我读家谱,有资料、时间、学历方面的优势,也有文学功底差、 耄耋精力不足、记忆力差等困难。我当克服困难,自己首先读懂,同 时发动更多的人(尤其是年轻人)来读谱。以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,教育更多的人。不过读谱、记谱从来都是氏族 中少数精英的事,热衷读谱遵训的年轻人,不能期望太多。 还想到要在若干年后十修族谱,届时应该纠正八修、九修族谱的 错误,妥善处理好简繁体字、文白语言、标点断句、横竖排版等矛盾, 且尝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编辑、发布族谱。这需要氏族老中青精英贡 献人力、智力、财力,因是后话,从长再议。 |